——山东省环境保护科研研究设计院改革创新开展纪实
初秋的齐鲁大地,绿染四野,硕果压枝,一派兴旺的景象。
记者一行日前来到山东省环境保护科研研究设计院,探寻他们顺利获得深化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开展的轨迹。
这是一个能打硬仗、敢于拼搏、勇争第一的先进集体;这是一个精益求精、默默奉献、硕果累累的科研群体;这是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奋进、迅猛开展的坚强集体……这就是山东省环科院。作为为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技术支持的重要组织,山东省环科院在环境保护领域内,为政府战略决策服务、为社会经济开展服务,是省内唯一的省级技术密集型环保科研组织,也是山东省重点科研院所之一,是省内最大的、实力最强的环保专业科研院所。
好风凭借力,改革创新为山东省环科院的开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自2000年改革以来,山东省环科院顺利获得抓好技术服务质量,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业务领域得到新的开拓;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提前3年完成了全院“十一五”经济目标。
动力从何而来?是改革,让山东省环科院走出一条稳步、创新、开展的路子,使山东省环科院形成了稳定、团结、和谐、开展的良好局面。山东省环科院的改革,为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团结敬业
山东省环科院和谐稳定开展的成功实践,正是得益于有一个好的“火车头”的带动,得益于一个特别团结敬业、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人们常说: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背景下,纲举目张的应用虽不同,但古代圣哲的这句箴言,却阐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领导班子7名成员中博士、硕士生4人,6人是工程技术研究员,两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班子成员大都是在省环科院基层工作中成长起来的拔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深深热爱着这个集体。新班子上任4年来,他们团结一致、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广大职工。中层领导绝大多数具有高等学历,他们爱岗敬业、团结同志、辛勤工作,为全院的开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山东省环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边兴玉多次在党委会上提到,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责任,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是相互的,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就有相应的义务。工作中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必定率先垂范,要求职工不要做的,领导坚决不做。领导班子遵循着自己制定的《工作规则》,坚持走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管理的路子,大事广泛征求意见后集体研究决定,在“一把手”的领导下,各分管院长各尽其责,与广大干部职工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原来一个比较散乱的集体,逐步形成一个和谐、稳定、开拓、进取的环科院,在陆续在4年对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中都取得了最高分,在省环保厅对领导班子的考察中陆续在几年都取得了优秀成绩。
“省环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创建以来,各项工作成绩突出,既实现了经济上的平稳较快增长,又保持了全院的和谐稳定。院领导班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开拓进取,在开展、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绩,这与班子的辛勤工作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在环科院领导班子主题民主生活会上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是一个有着宏图大志的领导班子,根据省环保厅领导的要求,他们正在编制《开展规划》,提出了到2015~2020年经济开展翻三番的宏伟目标。
四次改革
经济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产业结构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凝聚了人心,优化了产业结构。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谈到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时,重申王安石的“三不足”名言,号召大家拿出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去投身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
山东省环科院的前身是省环保所与省环保设计院,1997年合并创建省环科院。2000年,省环科院在全省设立了15个市地办事处,并设立了山东省环科院驻西北办事处。但由于人心不齐,业绩始终上不去,年产值仅500万元左右,甚至连奖金都发不出。为完善结构体系,提高职工持续性,环科院于2000年进行了第一次改革——经济改革,目的是顺利获得组织调整,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特点、更具市场竞争能力、更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保障全院稳定健康开展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这次改革解决了人心涣散、产值低的问题,重新设置的各专业技术研究所自负盈亏,实行定额承包制;顺利获得竞聘上岗和双向选择,在人事管理上首次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了“大锅饭”,激发和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2004年,环科院产值达到3800万元,是2000年的7倍多,首次改革成功促进了全院经济业绩的大幅增长,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全院的稳定团结问题。
2005年底,山东省环科院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这是一次用人和分配制度的改革。经过全体职工对《改革方案》三上三下的深入讨论完善,经过全员动员、竞聘演讲、竞聘委员会打分推荐、院长办公会决定等步骤程序,完成了首次改革。此次改革,全院从院长到普通职工,全部实行岗位聘用制,一线职工双向组合,鼓励行政后勤职工向业务部门转移;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由6个缩减到5个,人员减少了7人。管理部门设立绩效工资,根据定期考核结果发放部门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实行绩效考核的范围包括院领导班子、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业务与信息管理部、科研中心,绩效考核委员会成员由全体院领导班子成员、各部室和各研究所各推荐一名代表共21人组成,每季度组织一次,以部门为考核单位,各部门测评绩效系数平均值为该部门的绩效系数,并与当月绩效工资及全年奖金挂钩。这次改革,较好地把握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解决了用人分配制度上的问题,有助于了全院的稳定和谐快速开展。2007年,环科院的年产值达到1.4亿元,是2004年产值的4倍。
2008年3月25日,山东省环科院新一轮竞聘上岗工作开始,这是第三次改革,是一次产业结构改革。顺利获得民主推荐,确定了20名同志担任竞聘推荐委员会评委,按照方案制定的评分要求,在民主竞聘程序之后,顺利获得无记名投票的形式,选定了14名部门负责人、1名内部食堂承包人、23个行政后勤岗位、完成9个研究所组合上岗工作。
针对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在巩固现有环评等技术市场的同时,山东省环科院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了“环境工程激励政策”,鼓励各业务部门持续从事环境工程及其他专业的工作,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了“山东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充分激发了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持续性,发挥了其专业特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环科院2008年的产值仅比2007年增长了8%左右,低于山东和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仅环评领域就占了产值的70%。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质量管理,实现到2020年经济规模翻三番的开展目标,今年4月,环科院再次召开了组织设置和人员竞聘工作,这是第四次改革,也是一次产业结构调整改革。
组织重新设置后,环评研究所由原来的8个合并为4个,强化了环评专业技术力量,完善了院内外专业技术专家管理,加强技术文件质量控制,增强环评技术质量管理。加强工程研究所(工程公司)的力量,强化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承包、工程设备销售及科研工作,健全了技术质量体系。创建“重点实验室”和“环境检测中心”,增强创新能力,开拓新的服务领域。省环科院还取得了由原山东省建设厅颁发的“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污染修复工程)专业乙级资质”和由原山东省经贸委批准的“节能评估报告”和“能源审计资质”,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为确保实现开展规划目标,省环科院还确立了“以工程为突破口,加强研发与推广力度,保持环评等现有业务稳定开展,逐步实现结构转型”的开展方向。根据市场现状和今后的开展方向,工程公司设立了5个研究室,其中水处理研究室两个,分别以市政和工业水净化为主攻方向,配套一个综合室(包含土建、电气、自动化、预算等辅助专业),同时设立了固废和生态两个科室的基本框架。截至6月底,全院项目合同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2%,其中工程类项目合同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1%,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健康开展
省环保厅党组高度重视、悉心指导,要求立足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建设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很好开展的和谐环科院。
经过4次改革,山东省环科院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运行体制,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服务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科研成果不断出现,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全院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广大职工情绪稳定,团结一致。行政管理后勤部门人员工作认真、态度持续;业务部门人员兢兢业业,努力创业。公平竞争、分配公正的内部运行和科研民主的决策机制,调动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持续性,使全院在稳定和谐的局面下开拓开展。新班子上任以来,省环科院先后取得“山东省环保科技先进集体”、“全省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全省环保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等许多荣誉称号。
面对市场经济开展和环保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山东省环保厅党组高度重视环科院的开展,党组书记刘富春和厅长张波等领导多次亲临环科院视察指导工作。张波厅长更是非常关心环科院的开展,仔细审查环科院的改革方案,亲自为改革做动员报告;及时认真听取院领导班子汇报,陆续在多年参加省环科院总结表彰大会并做重要讲话;在环科院大会和中层院务会及院长办公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求山东省环科院要以科研理念为指导,弘扬正气、凝聚人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明确开展目标和开展思路;指出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开发需要,要结构合理均衡开展,要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构建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取得一批国际、国家级自主创新成果;要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构建团结和谐、朝气蓬勃的环科院,建设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环科院。他强调,山东省环科院要实行“结构”、“创新”、“管理”3篇文章,要加快开展,要靠自己的创新、高质量的工作、有特色的工作、高水平的服务,拿出自己的特色技术,进行高端竞争,建设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很好开展的和谐环科院。
山东省环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边兴玉告诉记者,山东省环科院在今后工作中会持续贯彻落实张厅长的各项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巩固现有技术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工程总承包、工程运营、工程咨询、危废处理、节能评估等新领域;构建创新体系,培育核心竞争力,制定和完善创新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对外合作、成果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立创新制度体系;要以构建规范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为核心,认真抓好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继续持续为政府环境管理发挥好技术支撑作用,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环保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抓住大好机遇,实现新的开展和跨越。
一个和谐稳定、持续改革、不断开展、团结奋进的山东省环科院正向着国内一流环保科研院所的目标前进。
来源:中国环境报
生态环境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行知科技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华鲁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聊城环保局
菏泽环保局
滨州环保局
德州环保局
临沂环保局
莱芜环保局
日照环保局
威海环保局
泰安环保局
济宁环保局
潍坊环保局
烟台环保局
东营环保局
枣庄环保局
淄博环保局
青岛环保局
济南环保局
四川省环科院
黑龙江环科院
新疆环科院
山西环保局
陕西环保局
吉林省环科院
辽宁省环科院
海南环保局
贵州省环科院
云南省环科院
广西环保局
广东环保局
河北环科院
湖北省环科院
浙江省环科院
甘肃环保局
福建省环科院
重庆市环科院
上海市环科院
北京市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香港环保署
美国环保署
日本环境保护局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