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有没有切实尽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作用?山东对自然保护区的集中审计不久后将给出一个答案。据悉,省审计厅日前统一组织对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审计范围涉及青岛、临沂、烟台、济宁、东营、泰安、威海、滨州等8个市本级及所属县(市、区)。据分析,这是我省首次集中审计自然保护区。
此次审计以“摸清底数、揭示问题、促进保护”为总体思路,围绕发挥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重点关注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情况,审查有无专门的管理组织,是否定期召开生态、资源、环境等各项监测活动,检查保护区边界线及“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界线范围是否清楚,保护区内的土地、海域、水域权属是否明确清晰。
重点关注自然保护区管控情况。检查核心区和缓冲区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进入的情况,实验区是否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的项目;审查自然保护区内是否存在砍伐、捕捞、开矿、采石、挖沙等行为,核心区、缓冲区是否存在水电开发、房地产、旅游开发建设等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活动,对已经存在的开发建设活动是否予以关停或关闭并实施生态恢复;自然保护区设立之前已存在的居民点、农田、旅游等生产开发活动,关注是否依法规范、退出。
重点关注自然保护区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项目建设绩效情况。关注上级和本级财政安排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是否存在滞留、挪用等情况。关注生态保护修复、破损山体治理、废弃矿坑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受损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推进情况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工程进度缓慢,项目无环评手续,不按规划进行施工、未达到预期效果以及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套取、浪费等问题。
同时,审计还将关注“绿盾2017”专项行动和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中关于自然保护区的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严肃查处管理责任不明确、履职不到位等问题。
鉴于自然保护区涵盖森林生态、海洋岸线、野生动物、湿地生态等多种类型,差异性较大,省审计厅要求各审计组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合理选择重点领域、管理环节进行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认真甄别,准确定性处理;又要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区分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顶风而上,对审计发现的造成严重损毁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线索,深查细究,依法依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来源:山东环境
生态环境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行知科技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华鲁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聊城环保局
菏泽环保局
滨州环保局
德州环保局
临沂环保局
莱芜环保局
日照环保局
威海环保局
泰安环保局
济宁环保局
潍坊环保局
烟台环保局
东营环保局
枣庄环保局
淄博环保局
青岛环保局
济南环保局
四川省环科院
黑龙江环科院
新疆环科院
山西环保局
陕西环保局
吉林省环科院
辽宁省环科院
海南环保局
贵州省环科院
云南省环科院
广西环保局
广东环保局
河北环科院
湖北省环科院
浙江省环科院
甘肃环保局
福建省环科院
重庆市环科院
上海市环科院
北京市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香港环保署
美国环保署
日本环境保护局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