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利民同志
在全省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年3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报前段专项行动的情况,分析形势,查找问题,明确任务,研究措施,确保完成今年省政府确定的污染减物排任务,实现全省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刚才,听了两个县(市)、6家企业的发言和龙亮、晓东、张波同志的点评,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着力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共同实行今年的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06年,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党委、政府抓环保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环保监管、全社会共同抓环保的工作格局。2006年全国SO2排放量2594.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COD排放量1431.3万吨,比2005年增长1.2%。我省在GDP增长位居全国前列、全国SO2、COD排放量“双上升”的形势下,国家环保总局最终核定我省2006年SO2排放量为196.15万吨,COD排放量为75.8万吨,同比分别削减2.1%和1.6%,实现了两项指标的“双下降”,是全国7个污染减排“双下降”的省份之一。38个可比河流断面中,23个断面有所好转。全省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平均为94.2%,比2005年提高0.3个百分点。今年韩寓群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5%”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压力很大。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预计保持在10%,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继续加快,部分污染重负荷行业产业的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电子电器废物、机动车尾气、装饰材料等各类新污染呈上升趋势,环境污染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实现省政府确定的总量削减目标任务,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充分认识污染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水和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紧紧扭住污染减排这一主线不放松,做到决心不变、目标不变、责任不变,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推进治污减排工作。
实行今年全省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坚持以科研开展观为统领,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强化责任,明确重点,细化措施,严格执法,加强考核,千方百计完成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进一步改善全省水和大气环境质量。
一、强化责任
一是要落实政府责任。水和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各级地方政府要对完成本辖区污染减排任务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履行本辖区环保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履行本辖区环保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本部门环保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各级政府要加大领导和支持力度,强化对减排目标和责任的考核,将行政辖区环境质量变化状况作为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二是要落实部门责任。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必须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沟通协作,加强指导监督。发改、经贸等部门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尽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财政、物价等部门要抓紧制定有利于污染减排的环境政策,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建设部门要指导并监督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和运营;监察、环保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违纪案件;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实行相关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协调,实行统一监管,建立污染减排评估考核体系,定期考核通报。三是要强化企业责任。保护环境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开展的主体,要本着对国家、社会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提高污染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看到,随着科研开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推进,各级政府环保工作的力度将越来越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将越来越强,社会舆论监督将越来越有力,各类企业只有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企业的开展方向,认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完善环保治理设施,推行清洁生产,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明确重点
就山东来讲,治污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水污染防治,要做到“两个突出抓好”:突出抓好1000家重点企业的治污,这些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占工业企业排污总量的80%以上,要顺利获得加快治污项目建设,实行废水深度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要突出抓好五大流域的治污,即南水北调、淮河、海河、小清河、半岛诸河流域。二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是电厂、水泥、钢铁和焦化等四大行业污染治理。三是面源污染防治,重点是降低氨氮污染负荷为重点,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三、细化措施
一是加快治污项目建设进度。要加强分类指导,定期调度通报,加快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南水北调调水沿线和省辖淮河流域治污项目都要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其他流域治污项目已开工的要加紧建设,未开工的要创造条件实行前期工作,尽快开工,确保按计划建成投运。要坚持工业污水治理与生活污水治理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设施建设。凡列入国家和省治污规划的项目,今年上半年都要开工,年底前全部建成投运。今年国家对淮河流域考核将新增氨氮的考核指标,重点流域所有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今年必须配套完善除磷脱氮工艺。城镇污水处理要完成截污管网工程,确保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到位。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底前要关闭淘汰全省年产5万吨以下的麦草浆生产企业,加快改造年产10万吨以下草浆生产线。同时,省经贸委、环保局等部门要研究制定对化工、印染、酿造等行业的结构调整意见,重点在“两湖一河”流域实施严格的结构调整措施。按照国家要求,今后我省要逐年关停淘汰一批小火电机组,每年淘汰一批立窑生产线,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三是严格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现在我省已实施了调水沿线、小清河流域严于国家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上半年还将陆续出台海河流域和半岛流域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形成覆盖全省、科研系统的地方排污标准体系。要组织对辖区内排污单位全面召开新一轮限期治理,对不能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停产整顿,对治理无望的一律关停。对位于调水沿线的企业,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废水深度治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四、严格执法
一是继续实行挂牌督办。挂牌督办制是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的一种有效形式,要对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或基层查处有较大阻力的案件,采取政府集中力量和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挂牌督办,限期解决。凡是整治措施未能落实到位的,要实行谈话询问制和限期治理,并追究相关企业的责任。凡是督办不力、监管不到位的,对仍不能完成治污任务的,移送监察机关处理。二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污染问题。全面落实定量供应、分类计价、超量加价的供水机制,进一步理顺污水处理费价格体系,今年内设区城市都要实行阶梯式水价,提高自备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收缴率,将城市污水处理费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综合运用价格、税收等调节手段,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落实“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对严重违法排污企业并造成严重危害的,实行资源累计加价,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要落实脱硫机组的相关优惠政策,尽快出台改进发电调度方式的措施和办法,保障低煤耗和脱硫机组优先上网,高煤耗机组逐步淘汰。三是加强对排污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管。要把环保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对重点污染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实行不间断地监管监控,严厉查处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始终保持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
五、加强考核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科研、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污染减排监管体系,为完成减排任务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和完善科研的减排指标体系。要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着力实行重点污染源排污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核定、统一公布。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台账,及时掌握老污染削减和新污染增加动态变化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奠定基础。二是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要对1000家省控重点污染源逐个落实减排任务,逐个建立监管档案,并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各市、县(区、市)也要分层次确定各自监测的重点污染源。三是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要把强化政府、企业责任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尽快出台山东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办法,省里每半年公布一次17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一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来源:大众网
生态环境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行知科技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华鲁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聊城环保局
菏泽环保局
滨州环保局
德州环保局
临沂环保局
莱芜环保局
日照环保局
威海环保局
泰安环保局
济宁环保局
潍坊环保局
烟台环保局
东营环保局
枣庄环保局
淄博环保局
青岛环保局
济南环保局
四川省环科院
黑龙江环科院
新疆环科院
山西环保局
陕西环保局
吉林省环科院
辽宁省环科院
海南环保局
贵州省环科院
云南省环科院
广西环保局
广东环保局
河北环科院
湖北省环科院
浙江省环科院
甘肃环保局
福建省环科院
重庆市环科院
上海市环科院
北京市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香港环保署
美国环保署
日本环境保护局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